长久以来,部分吹学家迫害伞哥哥的一条主要论据,就是在自由选曲的第三乐章中,伞哥哥的长笛完全跟不上小肥宅的双簧管。前有《莉兹与青鸟》影片中,伞哥哥在排练中落寞地放下长笛为证;后有《誓言的终章》的演奏会里,频频出现小肥宅独奏的镜头而偶有伞哥哥的正面镜头,以至于一些不明真相的弹幕都评论道“伞哥哥跟不上小天使了,没给单独分镜。”这些观念百传十十传千,以至有好事者还炮制出了“亿伞级”、“超伞级”等戏谑性的分级方式。1
实为大谬!
如果说“伞哥哥的退部导致三年生青黄不接”这一论点还可以成为一家之言的话(且已有驳论,见2),那剧场版竞演会里长笛与双簧管的失衡,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这份锅可以是泷升的,可以是作曲松田彬人的,甚至可以上溯至 不懂京吹的 武田的,但绝不能轻易扣在伞哥哥的背上,成为她风评被害的又一道枷锁。
下文将从作曲、选段、配器和临场表现几方面,来论证伞哥哥当之无愧地完成了竞演会的长笛担当。
声明:笔者有演奏(萨克斯管)的经历,但没有专业作曲编曲和长笛/双簧管的演奏经历。欢迎众读者,特别是有以上能力的读者指出文中的谬误与缺失,先行致谢。
《莉兹与青鸟》第三乐章总谱链接:
https://musescore.com/user/9209001/scores/5711090
《莉兹与青鸟》第三乐章双簧管与长笛分谱链接:
https://musescore.com/user/28138372/scores/5349559
版权为原作者与网站所有,本文讨论时会给出部分截图。
注:分谱是为二重奏所作,因此将少许其他木管的和声分给长笛演奏。
曲式分析
专业的作曲分析一般包含曲式分析、和弦分析等,涉及不少特定术语,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不太友好且无必要。因此我们只作最简明的曲式分析。
第三乐章是非常有特色的的回旋曲式。最基本的回旋曲式结构为A-B-A- C-A,A是主题乐段(也就是第三乐章一开始演奏的8个小节),B和C是插入乐段。不过,松田彬人的作曲也极富变化。下面以数字代表小节号,向大家呈现:
1-8 A
9-12 A段延长句
13-27 B
28-35 A(移调)
36-45 A的变奏
46-68 C
69-89 D
89-92 A(前4节)
93-98 尾声
*蓝色部分在《誓言的终章》里被省去了
首先主题段A本身就通过变调和变奏的方式进行变换;其次插入段更是天马行空。之所以会出现C、D两个插入段,是为了区分被动画省略和呈现的两个部分,这其实也包含着编曲为剧情的服务,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
1. 曲式和乐曲背景 (莉兹与青鸟的故事) 的关系
我们先引用乐曲作者对第三乐章的解说3:
莉兹出于对青鸟的爱而苦恼着,而青鸟正是因为把莉兹看成最为重要的人,所以接受了她悲伤的愿望。我用长笛和双簧管来分别表现她们,让乐句时而像对话,时而像争执,时而又像在表示着对对方的理解,让两种乐器的声音透过这样的心情交织伴随。乐章最后双簧管的华彩演奏部分,是出于我想让听众能强烈感受到青鸟离开莉兹远去时的悲伤背影而创作。
让我们对应曲式来看看:
乐曲开始,A段两支乐器和声演奏,象征莉兹与青鸟的亲密关系;
进入到B段后,乐曲仿佛在叙事,曲调上的变化也映照着莉兹与青鸟的关系变化;
回到A段后,移调和变奏尤为体现了这种关系的张力,而两支乐器的合奏也加入了应答和并行方式,也就是作者所说“让乐句时而像对话,时而像争执”;
进入C段,旋律则更为曲折婉转,也许象征莉兹与青鸟想要分离时的痛苦、不舍、煎熬;
接下来进入D段,也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小肥宅solo阶段。这段描绘的就是青鸟在离开束缚、自由翱旋于天空时的美丽与光彩,也是青鸟与莉兹分别的原因。因此双簧管的solo十分突出,听感上伞哥哥的长笛“跟不上”是理所当然,若是跟上了,那反倒再次束缚住了青鸟了。“跟不上”恰恰体现了蓝小鸟这个故事的核心,那就是不能让爱束缚人的可能性,而要心怀爱去探索更多。因此,完全不是因为伞哥哥“能力不够”而跟不上,而是曲谱使然。况且,这里的“跟不上只是听感,并不是吹奏的水平不好。关于伞哥哥这里吹奏的水平如何,后文还有分析。
最后在柔和舒缓的A段之后,以小肥宅的华彩作为尾声,体现作者说的“青鸟离开莉兹远去时的悲伤背影”。
作曲分析到这里,大家应对伞哥哥的“悲情”角色有所同情了。但接下来的选段和配器,加深了她的“悲情”。
2. 选段
如上文所述,剧场版的选段忽略了B段(13-27)与C段(46-65)。这是出于竞演会演奏时常的需要,四个乐章的总时长从22分钟压缩到9分钟左右,作出适当删减无可厚非。因此,实际的演奏的结构为
A-A延长-A-D(霙solo)-A短-尾声
如果说A主题乐段里,长笛与双簧管的乐句数量还可以分庭抗礼的话,那么D与尾声完全就是众星捧月式的双簧管个人表演。既要体现青鸟的自由之美,又要体现霙的精湛技艺,哪还有空间给伞哥哥的长笛充分证明自己呢?
其实在被删减的BC段中,长笛的乐句数量并不比双簧管少。
这时就有伞厨伞黑要说了:就是因为伞哥哥水准不行,才砍她的乐句呀。竞演会本来就要让最强的人多表现嘛!
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从编曲角度说,为了保留A-B-A-C-A- 尾声的基本曲式,插入段要大幅删减。而故事与乐曲的高潮就在于自由的青鸟展现了超然的魅力,又怎么能删去插入段中双簧管的solo呢?所以,伞哥哥的悲情恰恰在于她担当了长笛役,为了乐曲的整体效果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表现,还要背上“跟不上霙 ”的大锅。
事实上,日本一位学校乐团指挥也谈到,现实中的竞演会基本不会选择《莉兹与青鸟》(以及《三日月之舞》)为自由选曲,因为这两首曲目中独奏所占比例过高,一有失误导致车祸的风险,二不利于乐团整体配合的发挥。只能说,选曲也好,编曲也罢,惜得废金,非战之罪。
3. 配器
配器即为各声部选配乐器的行为。尽管体裁上第三乐章是为双簧管和长笛所写的复协奏曲,但从多个角度来说,担纲独奏的长笛都是完全无法与双簧管在演奏效果上并驾齐驱的:
i. 双簧管音色饱满,穿透力强,本身就是极适合独奏的乐器;长笛音色缥缈空灵,也有独奏的能力,但声场效果的确不如双簧管;
ii. 多支长笛分为两个声部,伞哥哥的独奏长笛要和另外2-3支合奏长笛和声并行,很难做到突出;而乐团双簧管仅有小肥宅一支,双簧管音色又颇具特点。这也是管乐团的常规配置。
iii. 部分长笛的乐句,有短笛与之合奏。短笛比长笛音调高一个八度,音色极尖而穿透力强,也会部分压过长笛的音色。(关于短笛独奏的运用推荐去听《普罗旺斯之风》的中间乐段,非常精彩)
iv. 纵观第三乐章,双簧管始终演奏主旋律并总是引领乐句,而长笛多是担任和声或跟随/应答乐句,在两者音色的对比下,双簧管闪耀而长笛烘托的地位安排就不言自明了。
4. 临场表现
如果说作曲、选段和配器皆是客观因素,而它们尚不足以证明伞哥哥的主观实力的话,这里笔者尝试选择竞演会中的两个乐句进行分析,也就是观者常常所说的“伞哥哥跟不上小肥宅”的段落:
《誓言的终章》进度条,85:44-86:08,对应第三乐章88小节,曲谱:
上为长笛下为双簧管。注意长笛谱上的三个记号:渐弱记号(拉长的大于号)、延长记号(一对欧派眼睛)、渐慢记号(rit.)。这三处记号一是为了给之前双簧管的精彩独奏做烘托与缓冲,二是要舒缓地引出结尾段。仔细听可以注意到伞哥哥把这三个记号都处理得很好。
当然,这也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有人说依谱奏出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当然也有道理。伞哥哥(的演奏)的千万种风评,正是她在京吹群像中的傲然魅力。
总结
伞哥哥的演奏水平和小肥宅差距大嘛?很大,也有新山老师背书。
伞哥哥的演奏水平是导致乐曲失衡、憾得废金的原因吗?不是。从剧情来说,是先有乐谱,再有演奏,只是伞霙的关系映照着莉兹与青鸟的关系。伞哥哥实力不及小肥宅,但演奏毫无问题,很完美地烘托了爱妻挚友的独奏,可以说实现了自己在蓝小鸟尾声里的诺言。再者,乐谱是京阿尼原创,让二次元的伞哥哥背上三次元的锅,泥萌的良心不会痛嘛?
附录
某京吹cos乐团演奏的完整版蓝小鸟。水平当然和洗足大学音源有很大差距,铜管组更是不停翻车,但第三乐章里双簧管和长笛的配合可以说相得益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7441528/